位置:首页 > WEB安全
失业人应该怎么看待当下的就业环境?
失业人应该怎么看待当下的就业环境?
今年被各种"史上最难就业年"的文章刷屏了,作为一个过来人,想说点不一样的。
朋友,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被刻意放大的就业焦虑,到底是谁在获利?
当你打开手机,满屏都是"千万毕业生待业""失业率不敢公布"的骇人标题。然后你一条一条的刷,开始怀疑自己,开始焦虑陷入同样的困境中,降低自己的就业预期,3000块单休的工作你都能接受了。
可是你想过没有,这些数据背后,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焦虑产业链?

各种职业或者考公考研的教育机构告诉你"学历贬值了",然后推销他们的课程。证书机构疯狂渲染"35岁危机",没有证书就被社会淘汰,接着推荐考证套餐。
自媒体肆意鼓吹"自由职业"才最香,转头就卖你天价”搞钱“课程,至于你有没有真的具备自由职业的背景和形象他们不在乎,他们不会告诉你,如果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毅力,短时间内你是很难出结果的。反正你向往自由的心态帮助了他们财务自由。
这不就是典型的"制造问题-贩卖解决方案"的收割套路吗?
我有个学弟,去年毕业前刷了三个月焦虑文,最后花了2万报了个"保offer"培训班,结果推荐的岗位月薪4000还单休。你不知道的是他们推荐你的这个举动还能又二次压榨了你一遍,或许你本身能够找到的是6K双休的工作。但因为你害怕外面的世界暴雨连连,而不敢不珍惜他们推荐的这个工作机会。

你每天都在接触这样的信息,很多老板也刷到这样的帖子,于是你害怕了,老板开心了,他们开始利用这种情绪恶意降低招聘薪资,美其名曰“与市场接轨”,盘算着薪资降到3000,双休改单休,一定还是有一大把人来入职。


来看看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真实就业情况。
让我们用数据说话:
养老产业未来5年人才缺口达1300万
新能源行业年均增速超20%
智能制造领域技术人才年薪普遍20万+
渗透测试(网络安全)人均年薪20万+

到底怎么办?
你得找个空档,寻个角落,沉下心来琢磨琢磨——自己到底图个啥?你可以躺平,可以上班,可以单干,但别让这个社会推着你走。你要相信命运的轮子早晚会转,甭管混得多牛的人,都挨过这一遭。
破局五步法(亲测有效)
1、信息排毒:每天刷就业信息不超过30分钟,用强制锁屏软件。
2、能力盘点:拿出一张纸,左边写"我能做什么",右边写"市场需要什么",找交集。去年帮学妹做这个练习,她发现自己插画+心理学的组合很有市场。
3、小步试错:与其纠结"我该考研还是工作",不如同时准备。第一份工作决定不了你的一生,30岁转行的大有人在。
4、打造作品集:哪怕是行政专业,也可以做"Excel自动化模板合集"。与其焦虑宏观数据,不如微观行动。
5、尊重事实,学习某项技能在这个内卷的时期大概率不一定能够马上变现,你更应该思考的是方向对不对,你自己喜不喜欢,能不能够坚持。
因为技能的沉淀和变现就是需要时间的。你可能经常想要开始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习惯性的去网上发帖询问,得到了“劝退”答案以后立马就放弃了。
比如网络安全,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,但现在的就业情况就是饱和竞争激烈,新人很难快速入行变现。于是你犹豫了,转身又去看下一个"风口"——数据分析、短视频运营、AIGC...结果陷入无限循环的"技能焦虑"。

但你想过没有?那些真正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的人,往往不是跟风入局的,而是在行业还没火起来时就默默深耕的。十年前学编程的人被说是"码农",五年前做自媒体被说是"不务正业",三年前入局跨境电商被说是"冒险"。
关键不在于技能本身热不热门,而在于:
这个方向是否符合长期趋势?
你是否愿意为之付出3-5年?
能否在过程中持续获得正反馈?
我带的一个95后,2022年开始学网络安全时,身边人都说"这行没前途"。但他就是喜欢破解漏洞的感觉,坚持写了3年技术博客,现在已是某大厂安全技术员,年入30+。
请记住:所有值得做的事情,都需要经过"不赚钱-小赚-稳定变现"的过程。与其不断寻找"马上能赚"的技能,不如选一个你愿意为之熬夜的方向。因为最终能让你脱颖而出的,不是技能本身,而是你比别人多坚持的那段时间。
这个时代最残酷的真相是:机会永远存在,只是它们不再按学历和资历来分配。你准备好用独特价值去兑换了吗?

